自古水是生命之源,但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出于尊重自然规律,我们不宜改变雨水的季节分布,但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尽所能改变水情北缺南丰的情况。
作为身居雨水充沛的南方青年,对于干旱缺水的艰辛没有体会,但对于洪涝灾害是深有感触的。每年5月份开始,就要进入防汛期,暴雨侵袭严重影响农民耕种,往年里刚插的秧苗被水冲走,稻田、房屋毁坏也是时有发生,经过政府部门多年的水治理,这些情况已经基本不再发生。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在最前面,说明了绿水的重要性,而水绿不绿优势环境生态好的标志。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展水源保护和河道治理等。水源地保护工作,让水从源头保持清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中下游的水质和使用;河道清淤整治,是政府通过清理河道淤积,组织挖除淤堵的砂石泥巴,建设护岸水坝,即避免了雨季洪涝灾害,又为农民灌溉提供了便利,还提高了水流沿线居民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就是其中的骨干工程,节水、治水、调水,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南水充沛是北调的基本前提,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为更用水北调提供了良好保障,国家制定并建设了多条南水北调线路,将全国用水统筹规划,做到全国一盘棋。实行集中领导和统一安排。(程嘉珮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管厝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