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注重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善于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砥砺初心与恒心,在新征程上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
学史明理,把握规律悟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他的随行记者如此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但一次次都能化险为夷、赢得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学史增信,坚定信仰担使命。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焦裕禄、孔繁森、李保国……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鞠躬尽瘁,被人民永远铭记。今天的青年,更应学习先辈们“对党忠诚,真抓实干”的赤子之心,“心底无私,心系人民”的信念担当,心中有坚定信仰,脚下有无限力量。
学史崇德,延续精神葆本色。“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远年轻,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秘诀所在。
学史力行,为民办事谋福祉。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进群众,真正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从人民关注的烦心事、紧要事和身边事等细微之处入手,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研判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只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始终把根扎在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我们就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人民在广袤大地上描绘更新更美的壮丽画卷。(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人民政府 许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