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宜居住、产业优化促增收、安居乐业享幸福……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核心,创新宣传方式、突出中心工作、掀起学习热潮,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助力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心入脑,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泥土气息和民生温度。
创新宣传方式,确保学习落地见效。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广大农民群众,搭建起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九精神,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二次传播,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理解、会运用的语言讲给农民听、教会农民用。除了集中专用场地的“课堂式讲习”外,还大量开展田坎会、院坝会、群众会等“便民化”流动讲习和上门讲习等不同讲习方式,把“讲习所”的培训场地搬到群众家门口,在农村生产生活场所的第一线把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这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学习、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这种“讲习”场所的丰富,改变了传统农村公共空间的单一性质,将田坎、院坝等生产生活空间变成了农民再组织、再教育,甚至是集体大事商议的公共空间。
突出中心工作,提升服务群众成效。“我为群众办实事”归根结底就是要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于此,基层干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积极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认真落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要求部署,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群众家中,访民情、解民忧、做实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以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服务的效率,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掀起学习热潮,焕发干事创业动力。通过开展“微课堂”活动,采取讲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党史事件、学习感想等形式,将固定学习地点向庭前院内、田间地头延伸。充分用好辖区内深厚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把党史与县史、乡史、村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奋斗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做到学讲话、铸忠诚,讲党课、颂党恩,重落实、办实事,引导党员干部从学习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焕发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罗艳 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