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红色资源拥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又有着相同的红色基因,同样赓续着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红色精神以及留存下来的物质载体。一个个红色资源都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重温党史,回望过去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还记得几万名红军战士血染湘江两岸,为了确保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他们视死如归,把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滚滚江流中。红军将士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中国的吉林省也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英雄,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吉林人民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该把这些红色资源利用起来,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新中国正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崇高且顽强的革命精神。这些红色资源就如同一个个精神坐标,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着党鲜明的品质和标识,成为我们继续前进为之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的财富。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精神密码,可以通过红色资源带动旅游业,保持红色旅游的底色。只有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才能引导人民树立良好风尚,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委巡察办 朱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