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曾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诗中豪情万丈的写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如今,我国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做出的不懈探索正映照出诗句中的精神。
我国一代代航天人的攻坚克难,一步步踏向宇宙的坚毅步伐,一个个“首次突破”喜讯的传来,攀登在自主创新这座高峰上的决心和智慧,凝结成万千点滴汗水和泪水,终将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写在诗词中、出现在梦中、流传在世代中的神话,变成现实——千百年间中国民俗中用于辨识方位的北斗星信仰,变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的名称出处正是传说中的仙人居所“天宫”;久居月亮广寒宫中的仙女嫦娥从悲伤秋月的婀娜身姿,转变为肩负重任的卓越绕月人造卫星;曾经的捣药玉兔是现今装载着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助力探索宇宙的月球车;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字取自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意为延续先贤对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我国首次着陆火星的巡视器被命名为传说中掌火的神祇“祝融”。中国在航天空航空事业上的创新奋斗正是现实与历史相互映照,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浪漫神话历史是我们孜孜不倦探索太空背后的热情和源动力之一,现实航天的喜人硕果是对曾经遥不可及的梦的探索和实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的贺电所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上卓越成就是无数国人以自立自强、创新超越为宗旨,心怀壮志、永葆热情,坚定不移踏上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新征程的途中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铸就不朽成绩的背后,除了对璀璨星空的赤子之心般的好奇和向往,更多的是无数航天科学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披星戴月、埋头苦干的研究;更多的是一代代研究者以勇于创新的实际行动,把从古人浪漫的神话幻想中汲取的追逐精神,延续传承为如今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多的是我国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攀高峰,力争创新,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正所谓“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们身为芸芸众生中渺小但又独一无二的一员,在为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不凡成就欢欣鼓掌的同时,也要谨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把追求卓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神话的实现不再局限于航天航空事业,而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精彩上演!(苏文华 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