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各地要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做好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干部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部分,是政府工作自我革新、开拓创新的后备力量,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青年到基层去勇于担当,奋力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以活水守护乡愁之美。“农,天下之大业也。”广袤无垠的农田里不仅承载着精耕细作的酸甜苦辣,更承载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气息,积淀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面对重获新生的乡村,唯有源源不断注入活水,令其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才能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青年活力无限、敢拼敢试,是推进强村富民的人才支撑。选派敢啃硬骨头的“尖牙齿”驻点乡村,以抓石有痕的毅力和定力,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能真正解决群众所难;选派与时俱进的“弄潮儿”驻点乡村,为农户送去技术服务,引进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投身数字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能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选派改革创新的“急先锋”驻点乡村,参与乡村治理,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凝聚村民当家共识、普及法制精神,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现在中国广大农村已踏上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乡村振兴事业前途光明。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无数后备力量前赴后继,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美丽乡村更加幸福。
以沃土滋养青春之花。基层大有所为,基层大可作为,基层是青年干部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从提倡机关年轻干部要走出“象牙塔”,到基层去“自找苦吃”,多“接地气”,在实践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探索为官真知;到各地派出单位加强联系,了解工作思想动态,优先重用实干者,激励担当作为,批评教育“下游者”,及时调整处理不胜任者,强化保障支持,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再到把选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内容,全面了解现实表现情况,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解决青年干部的心头难……现在,挟青春勇闯风雷,人人争做奔赴基层的第一书记,在广阔的大舞台里能磨练干事意志,成为热爱农村工作,综合能力强的多面手;能够转变为拥有一颗爱民之心、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知心人;能够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开拓创新乡村振兴事业中,炼就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服务者之魂”,成就人生价值,绽放最美的青春之花。
在开往乡村振兴的列车上,祖国和人民为青年施展才干预留了充足的席位。青年干部自当奋勇搏击,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基层,迎接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复兴。(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赵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