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我自强不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这是青春的节日,也是奋进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102周年。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青春的呐喊振聋发聩,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种,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
时光变换了青年的面孔,但不变的是对梦想的追逐、对时代责任的担当和对国家的热爱。“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更引发思考:青春何以才能绚丽?人生如何才有意义?作为基层青年干部,尤需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答好青年之问: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以信仰为歌,始终与热血和真理同行,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觉醒者。不久前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感人至深,为黑暗腐朽的旧中国苦苦求索出路的优秀青年中的“觉醒者”,打破了黑屋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火种熊熊燃烧,开辟鸿蒙淬炼出一个新天地。“先烈之血,主义之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在实现新时代的“接力”。基层青年干部,接下了党在基层建设的接力棒,肩负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使命。“欲事立,须是心立”,有信仰才会有定力、有动力,才能提升站位“去迷茫”、找准定位“去浮躁”。信仰关键在于真信、真用,青年干部要通过在基层岁月中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的实践,深刻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不仅能科学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更是一门以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理想社会为己任的真学问,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而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以奉献为歌,始终以祖国和人民同心,成为扎根人民群众的服务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奋起救国,虽万死而不辞。有人问: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答案是肯定的,许多青春的面庞身影,在奋斗牺牲的漫漫征途中永远定格:18岁的陈祥榕、27岁的粘金鑫、30岁的黄文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是用脚步在大地上书写;最震撼人心的文章,是句句有民意、字字见世情。对于基层青年干部,特别是刚走出“象牙塔”的“三门”干部,需要多到基层去磨炼、去“接地气”、去“自找苦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以奋斗为歌,始终与时代和使命同向,成为永久奋斗精神的传承者。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历史的内化。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奋斗精神,一脉相承。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的期盼更加迫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为此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基层是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青年干部须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用力唱响“生逢盛世,肩负重责”的时代主旋律,立足于自身岗位,在乡村振兴的“新考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时光,带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时代不可复制,但革命人永远年轻!(陈君安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