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金银花茶”里话调查研究

2021-05-07 13:15:02 | 来源: 中廉在线

五月,我们村的金银花开了。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又名忍冬花,名字最早出自《本草纲目》,集经济、药用、观赏价值于一体,是我国养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植物,自古以来金银花茶深受群众喜爱。看似简单的金银花茶,制作的方式方法却很讲究。一般金银花茶的制作步骤简单分为采摘和加工两步,加工又可分为晾干和烘干两种方法,不同的加工方式决定不同的质量和口感。党员干部于基层做好调查研究应多品金银花茶,看似一道简单的饮品,实则有大学问在里头,需要我们用心、用脑、用体力,在不断的品茗中享受生活、体悟工作。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银花从“种植”到“采收”有三年的时间,用心等待是关键。金银花茶如果是自家制作的话,排除网上购买的当年开花苗木,一般是栽种后的第三年才开花。且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每年5月中下旬采摘第一茬花,隔一个多月后陆续采第二、三、四茬,且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一天之内,以清晨至上午九点前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过早,质量差、产量低;过迟,降低药用价值。具体到党员干部的调研工作中,就是要以俯下身子的低姿态重实干,多下苦功夫、笨功夫把调查研究落到实处。调查研究既可以选择传统问卷的形式、面对不同的群体采集相同数据库,也可以在深入了解村情村貌的基础上以互动聊天的形式、针对不同的群体收集不同的数据库。两种调研方法各有所长,前者可以在既有问题的框架下获取新知,调研工作的“针对性”越强,就越贴近中心工作,成效就越大,就越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提出新举措,更有利于总结新经验、应对新问题;后者相对来说信息面比较广,毕竟调研工作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也不是简单地反映情况,而是要服务于政府决策,所以在调研中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也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两者的结合,在调查研究之前设定好大概需要掌握的信息框架,然后有针对性地走访不同调研对象,如此既不会因话题太过跳跃“蹦出”调研信息,也有利于调研对象思维发散、在现场对话中掌握最真实的民情民意。

“所宗既不同,所得亦异宜”,金银花从“采收”到“加工”有两种处理方法,突出工艺是重点。金银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以防止花朵堆沤发酵,一般可采取晾干或烘干。晾干就是将新鲜的花朵平摊在晒席上当天晒干,不要任意翻动,否则会变黑或烂花。烘干则相对复杂一些,要掌握好火候,初烘时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30度左右;烘2小时后,温度可提高到40度左右,鲜花将逐渐排出水汽;经5-10小时后,使室温保持在45-50度;在烘10小时后,水分大部分可排出;最后将室温升至55-60度,使花迅速干透。烘干比晾干质量好,产量高。但要注意:烘干时不能翻动,也不能中途停烘,否则会变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诚如古人总结规律,调查研究的开展也需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既不能片面在办公室里掌握基础数据,也不能不加求证地采用走村入户得来的一手信息。调查研究,讲求的就是真情况、真报道、真问题、真反馈,要做好国情调研不仅要收集村“两委”干部对村情村况的反应反响,同时还需要兼顾村民组长、村中老干部以及村民群众的反馈期待。调查研究,要在一手信息的基础上对比村干部已有数据库,进一步去伪存真、求真务实,保留最新的有效数据,从中分析问题、总结情况。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调查研究得来的基本信息仅仅具有参考价值,更多的信息点是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掌握到的村情民意,所以在语言上还需要下一定功夫、将两者更好地融合为一体,让人读之赏心悦目、甘之如饴。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金银花从“加工”到“成茶”可以有无数种烹制方法,做到精益求精是根本。我们现在所常见的“成茶”有金银花茶、三花茶、三花大海茶、金银花薄荷茶、金花甘草茶、金银花大黄茶、金银花山楂茶等,不同的搭配和烹制技巧会产生不同的功效,比如金银花茶主治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金银花薄荷茶清热祛暑去痱子、三花茶除清热去毒水煎外洗还可治疗皮炎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研工作说到底是为了做好“双联系”,进而帮助政府发现基层民情以“对症下药”进行政策研究。因此调查研究就需要有比较高的政治站位,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既要做到“人无我有”,更要突出“人有我优”。调查研究的目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切实解决问题,对新发现、新问题我们要下一番苦功夫去找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已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积极主动去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如此方能无愧于调查研究的实际意义,帮助基层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做完了这些还只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入门功夫,要真正打开基层这个大宝库、挖掘好里面蕴藏着的丰富风土民情和文明智慧,还需要党员干部拿出“铁杵磨针”的精神、深耕细作,既耐得住寂寞也要守得住繁华。(芜湖市镜湖区弋矶山街道 韩宝徽)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