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为国育才 教育兴国

2021-05-01 10:58:37 | 来源: 中廉在线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总书记的此次考察也正好印证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更是体现出国家对于高精尖端人才培养的重视。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国传统教育创始于三千年前的周公,完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发端于先秦,经由夏、商两代,到周朝时期“六艺”教育已比较完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精彩纷呈,孔子创“仁学”,墨子论“兼爱”,老子说“无为”,孟子谈“存心”,荀子讲“隆礼”。汉代的董仲舒和宋代的朱熹,将儒家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发展到顶峰。目前大学生德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以儒家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中国思想道德文化教育。育才育人,德字当先,有德有才方为国之栋梁。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归根结底就是科技人才的底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果敢担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与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交谈中强调,“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学府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习总书记对清华大学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当代所有高等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事业不断迈步向前的殷切期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竞争层出不穷,各种“卡脖子”的科技“战役”也此起彼伏,但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用优质的教育沃土培育好种好苗,才能为推动未来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用追求卓越打造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争创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加强师资力量教育,中国传统教育理想,最重师道,而近代科学,只穷物理却忽略了人道,科学教育只重智,不重仁。而将两者结合才正是当今师者应有之能,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向善向好,既能时刻就饿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传授了科技知识,也要保证自身良好的品行,如“君子之教,如时雨化之”般净化学生之心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用真才实学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当今国内外局势风起云涌,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要有不输于人的朝气和拼劲,在思想上要锤炼自身品德,敢于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要自觉把思想品德教育同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三再”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给自身充电;对待学识研究要如习总书记所言“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为人先,要将满腔报国才情付诸实践,将青春汗水挥洒在国家和社会的荣光之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方兴未艾,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国也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注重高等教育,注重人才培养,注重科技创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区委办 吴昊宇)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