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情真意切、语重心长,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更要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立大志,有志则有路。“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纵观古今,凡是有丰功伟业的英雄,在年轻时都有远大的志向,古有西汉名相陈平少时家贫,立志光耀门庭,最终辅佐刘邦成就霸业;今有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文凭,发誓顽强自学,发表学术论文轰动世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摧”,志向是人前进的方向,是迷路时的航标,是黑夜中的灯塔,有远大理想,就会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向着正确且伟大的道路不断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是要立志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明大德,有德则有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就是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坚持原则、为人正派、作风过硬、实事求是,青年人的德,就是社会的德,更是国家的德。有德有才最好,有德无才次之,无德无才最差,德是一切的前提,德是一切的结果,青年人要修身修心立德,做好一个人才能爱好一个国。
成大才,有才则有智。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增强青年人的文化素养,国家才会强大,国家才会进步。青年人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学习觉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党史国史世界史,全方面学习知识才能更好的学好知识,用好知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大变革的风口浪尖,急需各领域高尖人才,只有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在世界之林中才有话语权。
担大任,有任则有望。青年人要有担当、敢担当,为社会发展注入力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青年人肩负着民族复兴、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也担当着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时代重任。青年人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假如青年人每天无所事事,饱食终日,不说自己的前途渺茫,国家的未来也岌岌可危。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学习什么知识,青年人都要以饱满的姿态、认真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去应对。
青年人生逢盛世就要肩负使命、心怀国运,要有坚定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要不懈奋斗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要弘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更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余国庚 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