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这跌宕起伏的一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随后又向深度贫困的高峰发起攀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壮举。然而,近日《央视新闻》却报道出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引起舆论广泛关注。部分贫困村为通过脱贫验收检查,村内饮水设施形同虚设、村民饮水安全无法保障,大搞形式主义,完全无法达到国家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严重损害人民利益,更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事实上“脱贫掺假”归根结底在于主管领导不关心、基层干部不尽心,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事关全国人民福祉,更关系党的执政之基,决不允许搞任何形式主义来弄虚作假。为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央对贫困县设立五年过渡期,正视民生问题、倾听群众呼声,保障人民权益,讲究实事求是,对一切作假行为零容忍。能否将基层治理的功夫下到百姓最期盼的民生需求上、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基层干部是否上“心”想、能否用“心”干。“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鼓励青年人才深入基层,发挥人才效用,使民之所呼,皆有所应。响应党和国家关于“青年人才下基层”号召,在2020这一年里,我离开长达7年的大学“象牙塔”生活,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怀着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和农村生活的憧憬,来到了“防汛第一村”——三垄村,开始踏上用“心”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环境差异,注重维持平常心。对于刚下基层的年轻人,最大困难无疑是心理上的落差,理想中乡村总是那般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现实中农村却是这般穷乡僻壤、杳无人烟,听着深奥难懂的方言,守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这样的对比,这样的差异,难免产生失落、抱怨和孤寂的心理。但作为基层“蹲苗”选调生,这正是基层历练的第一关——注重心态的转变,练就非凡平常心。面对考验,我们首先要做到静下来、沉下去,用平凡的眼光看人待事。“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平凡的人生因坚定的理想而伟大,平凡的工作因不懈的奋斗而辉煌。基层青年更应懂得融入与发展的道理,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老实干事,练就真本领,才能助力乡村振兴,才会造就不平凡的成绩。
初入岗位,谨记保持上进心。“学历学业上的研究生,基层工作中的小学生”是刚下村的青年们最真实写照。基层干部看似平凡,关键时刻总能发挥各自专长,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里有身兼多职的“多面手”、有化解矛盾的“金嗓子”、还有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们既能拿得起笔杆子、又能张得开嘴巴子、还能迈得开脚步子。初入基层这座“大学”,就迫切需要我们保持一颗上进心,如同树根一般扎根乡村、汲取基层“养分”。以自身速学为优势,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群众至上为理念,以方式创新为核心,牢记党的方针路线,从细节做起,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立足把更多精力放在助力乡村建设的实事上。
群众工作,牢记秉持公正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家家有本难念得经,困难群众都有各自的难处。每当面对不同程度困难的群众时,心中恻隐之心总会油然而生,这直接影响工作的判断力和公正性。就我所驻扎的三垄村,位于长江江畔,农业种植每年饱受汛期洪水灾害,长期如此严重影响村民家庭收入,导致村里“新生力量”外流严重,留守儿童和孤独老人成为每家每户的常态。上级单位对村情村务也是十分重视,定期提供经济帮助,对于补助金发放数目和分配的确定,成为左右为难之事。无论如何抉择,总会引起部分群众抱怨、不满,甚至产生怀疑。“标准公平、评选公正、信息公开”成为做好群众工作行为准则,参评村民家庭状况的调研、对照标准的综合考量、评选结果的公开透明、落选群众的安抚劝说,每个环节要做到细致入微。民生问题大于天,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还是在于基层干部胸怀秉持的公正心。
基层治理,时刻坚持责任心。人生只有懂得负责的苦楚,才能享受尽责的快乐。基层建设工作饱含着村干部和群众的辛劳与汗水,环境整治、危房改造、抗洪防汛、抗击疫情等,直接关系到群众贴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的保障。胸中时刻保持一颗责任心,是基层青年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紧绷的一根弦”。地处长江之畔的三垄防汛村,在2020年为期70多天的抗洪抢险日子里,每每面对历史新高警戒水位,忐忑不安、战战兢兢已成为每个“抗洪人”常态。24小时轮番值守、周而复始交替巡逻、装沙袋、垒圩埂,正因为胸怀的责任心、肩上的担当,让基层青年在几十个日夜里奋斗不停、战斗不止。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新时代下有人生难得的历练机遇,更有时代赋予我们特殊的责任与使命。乡村脱贫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乡村振兴这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需努力。以时代为舞台、国家为力量、人民为源泉,此刻的我们已经踏上“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建设之路。身在基层的我们只有一心一意跟党走,坚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始终秉持牢记初心、永葆平常心、坚持上进心、不失公正心、坚守责任心,用“心”助力美丽乡村振兴,方能行稳致远、不负时代所望。(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三垄村 余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