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名著《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而定边治沙精神无疑正是这句古话最好的践行象征,李守林、石光银等老一辈的治沙英雄他们个人就极具传奇色彩,将自身具备的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人格魅力投身在这一方水土之上,用这伟大的奉献主义定义了定边治沙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从治沙精神中学到以下几点,不辱时代赋予我们复兴中华的使命。
亮出始终坚持的底气,做新时代治沙人的传承者。石光银老前辈在狼窝沙大战三年,每一次的失败对当时共同治沙的伙伴都是一次信心的打压,而石老力排众议、找准症结、坚持不懈第二次、第三次再与沙漠做战斗,最终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许多努力与付出在当下并未显现出成果,但只要始终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时间会给予闪亮的勋章。
现出不畏艰难的勇气,做新时代治沙人的践行者。穷苦的年代造就了老一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高贵品格,面对肆虐的风沙,他们没有退缩、得过且过、逃离故土,而是生出为治沙奉献终身的念头。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沙坑里澄出的黄水,他们克服如此恶劣的条件造就了现在的茵茵绿洲。许多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勇于担当、不畏艰难也正是治沙精神的另一种传承。
拿出开拓创新的正气,做新时代治沙人的擎旗者。时代在前进,但治沙精神的内涵永不褪色,今天的定边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士在传承治沙精神。其中以李林军为首要代表。定边县沃野农业有限公司的李林军是定边县现代农业的领军人物,从一名乡村教师一步步走上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企业人,带领白泥井镇先锋村农民种植大棚辣椒抢占市场、推广“白泥井”品牌蔬菜、建立农民企业联盟、运用蔬菜“可追溯制”,辐射带动周围几千户农户,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21年该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定边仅此一家。
治沙功在千秋,精神永垂不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将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守正创新的品质运用在工作中,始终保有为民服务的初心即是最好的传承。又是一年四月植树月,愿我们为脚下的大地多增一块新绿,给新时代的发展征途多带来一抹亮色。(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人民政府 黄滟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