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行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类的不懈努力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从管仲与鲍叔牙、三顾茅庐、房谋杜断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再到“24字方针”的提出。从古至今,在中华悠久深厚文化的孕育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开贤路的思想便深深的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法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才驱动、科技驱动至关重要,而如何把这些关键要素汇集起来,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不光要大步前进,更要当好“伯乐”将各个领域的“千里马”聚集起来,为国所用、为民所用,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下的宏伟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习总书记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上,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相匹配之处。吸引优秀人才不单单靠慧眼识珠的伯乐,还需有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大环境,而这一切在当今世界恰恰唯有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要立足时代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在吸引优秀人才为国出力的同时我们还要树立任用贤才的理念,辟除繁杂落后的观念,为人才引进创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体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的考察之行。一方面是对科学技术、优秀人才的期望,另一方面是对广大青年成大才、担大任的寄托。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只有把满腔的热血和知识才学融合起来并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青春有价值、绽放青春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民族危难之际,“五四青年”爆发出空前的爱国热情,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民族危难之时谱写出伟大的青春乐章。不同时代青年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虽然不同,但是青春力量永不褪色。新时代青年人要铭记历史,传承发扬五四精神,积极投身进祖国发展的进程。战“疫”期间,全国4万多名支援武汉医务人员中,“90”后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交上令国人骄傲的答卷。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希望,青年是祖国、民族发展的未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永远是青春最鲜艳的色彩,青年人要将自我理想同时代发展、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祖国、民族发展添砖加瓦。(青海省尖扎县委组织部 郭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