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教育厚植人才沃土,创新助培时代新人

2021-04-26 09:27:02 | 来源: 中廉在线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出席参加了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他向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并指出,“清华大学一直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要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追求一流,不断超越,培养一流人才方阵。”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即正确培养出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内容不断延伸,教育制度为适应新的生产力,漏洞百出,有人说:“现在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育出一条“统一流水线工人,接受初、高等教育没有本质区别”。面对国家复杂多变的形势,又正逢教育发展期,不仅要善于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融会贯通,致力解决实际抓手问题,更要着眼于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要想把“劲”使在刀刃上,就要落实在“主体”身上,一是要从根本上优化师资配置,提升硬件设施;二是学校要做足学生与家长基础分析与教育互动,一方面要广泛关注受教育者的内部兴趣与需求,另一方面在教育站位上,要保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伐,这样教育才不会成为社会发展拌脚,“莘莘学子”才不会担心应试结果而跺足不愿去学校。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即以培养出社会一流人才方阵为目标。人才就像木材,培养它贵在持久以恒,使用他贵在用其所长,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赴清华大学考察,看望了在科研一线上默默耕耘奉献的老教授们,体现了党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怀,国家对栋梁的表彰与肯定。邓小平曾说,“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这就是有史以来,为什么一个富强的国家把人才当国宝的原因,或者反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国宝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富强起来。可见,只有宝贵的资源配上宝贵的资本,才是一个国家呼风唤雨的硬件装备,因此,要想培养新时代人才,一是要寻找国际内人才内、外部差距;二是全面推动教育机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打破传统培养格局,开创“天生我才必有用”新路子;四是做好用人选人配套调整,适当关注人才生活所需与幸福指数。

百年大计,创新为本,即追求一流,不断超越。俗话说“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是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一个人之所以可贵就是在于他的创造性思维;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创新之路,具体说来就是首先提出创新思维,并用别人难及的创新方式去实现它。创新是实现一个民族进步的表现方式,是支撑起一个国家前程的中流砥柱,要想创新、不断超越,一是要脚踏实地学习,打破专业壁垒,瞄准科技前沿,转变原始创新动力,加快培养紧缺性人才;二是要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应国家所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深化教育引领,树立为祖国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认真当好“大先生”动态引领,有力激发教育者主动从学习中找兴趣、汲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坚持用中华红色革命文化启智润心。勇于创新,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寻找不足,冲破壁垒,稳扎稳打,不断超越“一流标杆”。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求,以“人才苗子”为重点,用好选人用人策略,在肩负时代重任面前脚踏实地、实学实干,坚持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人。(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倪瑜敏)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