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为群众办实事从来都是共产党一直坚守并且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无数政策举措纷纷发布。可是好不好有没有用还是由群众说了算,群众的感受才是办实事的真实反馈。
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一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在抗战艰苦时期,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解放全中国奋斗。焦裕禄同志就是我党人民公仆的模范代表人物,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关心同事身体健康,在生活中挂念老百姓吃饭问题,在与病魔做斗争时仍然不忘兰考灾区情况。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口头答应,也不是书面表达,而是“真刀真枪,上阵杀敌”,把问题难题都解决掉。知民意、顺民心、察民情是我们党员及干部需要时时刻刻铭记的三件事。
建设美丽新乡村,保障基层民生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乡村美不美丽,不是政绩好不好看决定的,而是群众居住舒适度,生活幸福程度决定的。建设美丽新乡村,就是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人畜混居现象要根治,不能反复出现。漏水房屋,积极修复,村主干道实施硬化,方便村民进出。动员村里不去读书的学生,重返校园,解决不能读书问题,比如学费、家远、上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解决群众需求。如今沿海中部城市发展远远超越西南部地区,数字化智能化普及不上,各村各寨还是用比较落后的通讯方式解决村民难题。智能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在各村组建互帮微信群,急需就医或者帮助的村民在群里呼喊一声,应急人员紧急出动。村里的老人安装呼叫器,一按村支书就能收到通知,马上解决问题难题。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积极进行产业创新,与当地企业形成“企业+党支部+农户”的形式,协同发展。合理引进技术型人才,智能化设备,为村民谋福利,谋发展。(邱锦雪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