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见人见物见精神

2021-04-08 16:53:28 | 来源: 中廉在线

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而从革命年代留存下来的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瞻仰他们,就能带入我们重回革命年代,感受到先辈们艰苦卓著的奋斗史。

一、讲好革命故事

从南湖红船、延安窑洞,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无论是珍藏在博物馆的一根扁担,一双草鞋,还是一本笔记,一块门板……一处处革命旧址讲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一件件革命文物映照百年大党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这些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他们无声的记载着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瞻仰他们,我们仿佛可以置身其境,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二、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所传承的革命精神正在成为新一代年轻人重温历史的“指南针”,也正在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融合发展的“正能量”。全党全社会要共同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不少革命老区利用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这一部部生动的红色基因教材,在2021建党一百周年的这一年,发动学习党史,重温革命历史,对革命文物与革命遗址进行瞻仰与参观,也是一种传承革命红色基因,继承百年前革命先辈们精神之所在。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可以更好的激发广大群众的精神力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三、见人见物见精神

革命文物背后的光辉历史、悲壮故事,讲述着革命先辈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我们要在睹物中思人,要在思人中见精神。革命文物应当成为我们缅怀过去,追怀先辈的寄托,也更应该是我们传承先辈精神的信仰所在。

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重温革命历史的过程,全面发挥革命文物对于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促进作用,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在见人见物中更要见识到的是精神。(杨艳红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党群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