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保护革命文物 讲好中国故事

2021-04-07 10:17:53 | 来源: 中廉在线

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见证。近期,在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员干部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全面摸清家底,梳理整合资源。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是党和国家红色基金库。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故事的生动展示。摸清全国的革命文物资源,是保护革命文物、弘扬红色文化的基本前提。在党的百年历史背后,留下了一系列的珍贵的革命文物,要做好革命文物的全面摸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甄别鉴定,做好文物的建档归档工作。对损坏的文物遗址要及时做好修缮保护,让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完善保护措施,拓展利用途径。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深厚滋养。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历史文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物保护工作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极为细致且浩大的工程,要健全革命文物保护体系,完善文物保护平台,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文物保护网状体系。

创新传播方式,再现文物活力。从沈阳故宫清文化元素主体咖啡馆“莊啡”到国家博物馆的“如意糕”和“四羊方尊巧克力等”再到春节期间,一群娇憨灵动、活泼可爱的“唐朝小胖妞”诠释的《唐宫夜宴》等,通过“古董级复原”与“现代化表达”,让国宝、国风与国潮同频共振。当下,我们要创新传统文化展示方式,让文化、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和革命文物“出圈”。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革命文物是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见证,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保护、管理、运用三者一体推进、相互贯通、统筹协调,推动革命文物工作开创新局面。(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 刘杨弘)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