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时间不经意的百年,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的不易与辛酸,坚忍与壮大。学习党史,重走过往,一路景象在内心掀起层层波浪。这既是我们青年干部对初心的回首,亦是对使命的坚守。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重走百年路,是赤诚热烈的爱国之情,欲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被条约割裂的中国弥漫着屈辱与悲伤。睁眼看世界的读书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幻觉中清醒,先进分子深刻意识到:唯有革命才能拯救积弱受辱的中国。就在此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根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即刻投入救国救民之中。九一八事变中,共产党人冲锋在前,吹响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叶剑英敢赴西安,为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唇枪舌战;再到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即便是小米加步枪,也无法阻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救国之心。这一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无惧,写下最壮美的爱国诗篇。
重走百年路,是真挚淳朴的爱民之情,只为人民群众的温饱和幸福。自党成立起,中国共产党人便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担扛在肩上。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初心与使命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即便只有一床棉被也要分百姓半床,即便食不果腹也不要百姓一针一线;革命路上,无论是土地革命还是民族解放,“对人民有好处”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为人民利益而死”是共产党人毫不动摇的决心;发展路上,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从全面小康到五位一体,“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正确,人民的褒奖就是最高荣誉。这一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无畏,写下最温暖的爱民诗篇。
重走百年风雨路,一枝一叶无不流露出中国共产党人爱国爱民的情真意切,无不彰显这百年、世代相承的使命与初心。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必须学好党史,继承这份初心,接过这份使命,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伟业,续写党史的辉煌。(欧逸梅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