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保护文物遗迹,唤醒乡村文化

2021-04-05 09:04:22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总书记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期间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正在做且要持续做下去的事情,时代不断变化,只有文化之根始终深深扎进这片土壤中。

本体的存在即传统文化的情结所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也应当焕发出新的活力,协调推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融合发展。历史遗留的古建筑、古文物除了能在历史记载里找到证明他们存在的蛛丝马迹,再就是被后人挖掘发现时的一时躁动。而如果想要让古物的传承有实体感,保护文化本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体不仅要保留它原有的模样,更要与时代接轨,规划先行,科学保护,积极创新文物保护新模式,包容古今文化变迁的不同之处。

基层应当聚焦保护古老文化,以古建筑、古文物为载体,深刻挖掘藏在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意义。文化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本身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足够深厚。捕捉文化元素,配合历史的讲解文本,深刻领会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韵味,印上文化烙印,使之能够转化为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向社会传递古韵的能量与温度。党史经久不衰,每每提起总是能让党员群众提振信心,深受思想教育洗礼之感。一句句刻在石灰墙上的口号,再次读起依旧振奋人心,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因历史损坏无法目睹古建筑、古文物真容的遗憾不再,建筑、文物“活”在了大家的心中。科技创新展示方式,同时渗入文化生产、传播、结果的各方面,推动着文化保护与传承迈上新台阶,塑造智能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新时代文化形象。以文化为魂,以技术为躯,以创新为心,重点围绕视听、触感、交流等多种形式构建文化产业新体系,真正做到把历史带入百姓家中,全面营造文化传承的新气象,踏上唤醒乡村文化新征程。

一座城要延续文化长脉,少不了古建筑、古文物的保护,更少不了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文化故事。注入科技创新动力的文化产业,注定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不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所淹没。(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人民政府 刘钟萍)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