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真正激发人才活力,是实现科学和创新的动力引擎。
坚持党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新时代的人才工作,要创新党管人才工作。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期,要与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频共振,一方面,各级党委(党组)要当好人才工作的“火车头”, 正确把握人才工作发展方向,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的改革探索,研究解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人才工作氛围,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前,我国仍面临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人才管理制度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等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对于广泛吸引人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释放人才活力、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破除人才评价的藩篱和障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纠正唯论文、唯奖项、唯学历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坚持分类评价人才。按照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为人才“量体裁衣”,建立更加适应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的评价体系,健全品德、能力、业绩、贡献等多方评价要素。要发挥政府、市场、用人单位、专业组织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打破国籍、地域、身份藩篱,吸纳不同领域人才都参与评价,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营造良好环境,“万类霜天竞自由”。要形成科技、创新的事业“高地”,人才是关键,必须先创建环境良好的人才“洼地”,增强人才环境的吸附力。要建立能充分实现人才价值的吸引机制,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打通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激发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让各领域人才充分回流,形成储备丰富的人才“蓄水池”。要营造充分尊重人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全心全意做好人才服务“店小二”,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服务人才事业发展和生活需要,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委组织部 彭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