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农民专业化服务发展尚存‘梗阻’

2021-03-22 10:19:40 | 来源: 中廉在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专业化作为衡量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提升农业的发展必须增加对农业队伍的建设,农民作为农业队伍建设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就如何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推动农民职业素质的提升,打造一支本领强、技术硬的队伍,更好地发挥出专业知识的力量,为应对社会变革培育新动能、新生命、新力量。

当前,农民专业化服务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发展规模小,服务需求难满足。在西部部分山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生产都是以本家庭人力为主,耕种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采取“闭关、任性、独我”的耕种法;在推动地区产业发展上,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害怕自家的利益受损,甚至无中生有、天马行空“拉线搭桥式”的阻碍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很难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催化”培训,技术掌握不牢靠。在农业技术指导方面,仅仅是几名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少之又少农技专家作技术指导。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简单粗暴,没有真正的做市场调研,结合本地实情做好培训,只为完成培训任务,重数量轻质量、重时效轻疗效、重形式轻内容。催化式培育出来的农技专家,不但没有掌握真正的农业技能,甚至把原来先进的经验遗之脑后“邯郸学步”式的“专家”,学习课程与实践脱节。

主体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作为农民专业化服务发展的主体农民存在许多缺陷,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变革中矛盾逐渐凸显。当前,从事种植业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偏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剩余一部也不从事种植业;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往大城市里跑,导致种植业后续无人的尴尬状况。同时,农民思想意识还相对落后,缺乏创新精神。在面对新时代产业发展机遇时,不但没有抓住机遇的能力,甚至还把机遇当做是“不三不四”的产物。例如:在推动锦屏县坝区产业发展上,许多农户都不愿意流转土地,认为种植水稻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如果从事其它产业皆是“洋货”乃舍本逐末的举措,受到百般的不支持。除此,在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时,缺少对问题的解决能力,靠天吃饭还是时代一曲流行旋律。

如何按下农民专业化服务发展按钮,打通农民专业服务发展的快车道。

第一,加大对农民的培育,提高抗击风险能力。通过邀请农业土专家,到田间地头给农民传授技术知识;利用农村夜校为载体,定期组织农民开展农业技能竞赛(书面和实践相结合上);加大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以协议方式与其签订就业协议,对签订协议的农民给与学习上资金支持和技术的指导,让目标更加明确。

第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要想发挥农民专业化服务水平,就必须加大农业设施的投入,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补足农业设施短板,就好比增强农业的本,进而提高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加大对农村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天蓝、地绿、水净、和谐、美丽充满生机的农村环境,吸引本地青年回家就业创业,壮大农村建设队伍,激发农村活力、生命力;依托村情民风,培育本土特色产业,打造民族品牌;以品牌效应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从而为农民专业化服务打造一片”绿水蓝天”,获得一座“金山银山”。(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龙本银)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