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十三五”已圆满落幕,“十四五”全面起航。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强化自主创新意识,走中国“智造”之路。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在复杂的局势下,我们不能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自我满足,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自主创新意识,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努力破解各种“卡脖子”难题,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欣赏到发展道路上别样的风景。
坚持人才引领,发挥“头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短短的一句话直击要害、直击心灵。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坚持人才引领是我们下好科技创新这盘“先手棋”的关键之举。人才是攻占科技创新高地的主力军,要使其发挥“头雁”作用,就必须着力构筑“高精尖缺”人才供给高地,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攻克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顽瘴痼疾,才能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宽松的环境下潜心解决“0-1”的问题。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要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加大创新人才机制建设、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机制等,为创新发展解除束缚,激发创新活力。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要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坚持自主创新要驱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奋进。(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 刘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