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法问道,良法善治

2021-03-09 08:59:45 | 来源: 中廉在线

何为法治?管子的理解是“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班固的解释是“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但不难发现,其均有片面之所在。而在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法治之要求。这个要求高屋建瓴,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法治之内涵,更为今后的法治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便是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实证,我们通过法治化的管理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充分的权利与自由,通过严惩犯罪的举措为群众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通过完善的法规制度为群众指明了日常矛盾纠纷的化解方向,这无一不是人民立场的体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好诠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促进了中华法系建设与进步。良法善治是古往今来的追求,而良法善治的决定性因素便是良法,无良法,再善治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是破解了善法的难关,我们依据中国之国情,不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和做法,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无论是2018年《宪法》的修订,还是2021年《民法典》的正式实施,都是依据中国国情的基础,结合群众的最朴实的呼声应运而生。这些新法善法不断的充实中华法系,推动着中华法系的建设与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锻造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目标远、要求高,对所有参与法治道路建设的工作人员都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无疑倒逼每个法治工作人员强化学习、锻造能力、提升本领以满足时代之要求。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也织牢了监督之网,通过“三项规定申报制度”“领导干部过问案件申报程序”、鼓励群众媒体积极参与监督等方式杜绝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铺平了道路。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我们唯有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十一个坚持”,方能够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和谐社会!(施宇鹏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