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我们集中观看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无论是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果的伟大成就,还是在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的瞩目成绩,都不由让我们感叹: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站在建党一百年的历史高度,我们看到一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过去的百年,我们浴血奋战、艰苦创业,如今的中国已铺展开小康社会的美好画卷。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之时,如期进入“两会时间”的中国不仅为“不确定性世界”增添了一份踏实感与安全感,更向世界展示着百年大党的执政能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党旗所指,民心所向”的默契已毋庸置疑,“和平发展、贡献智慧”的大国形象也在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着眼政府报告的字里行间,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温度温暖人心。除了多次提到的“六稳六保”任务,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广开就业门路等等内容都像一股暖流,抚平忐忑,注入信心。种种提法不仅彰显着对人民生活细致入微的关怀,更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托起追梦的人、握紧奔波的人、牵起疲惫的人。从疫情爆发时的“不惜一切代价”,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就近享有医疗服务”,再到政府报告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踏实和骄傲始终充斥在心间。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都将朝着本年任务和远景目标扎实向前。战鼓催征急,扬鞭自奋蹄。作为为人民服务队伍中的年轻力量,我们也将在历史高度和民生温度的指引下,“犇”向美好生活,不负人民期待!(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民政府 王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