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下午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制度保障,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压舱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在扩大面上,做到全覆盖,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社会的安全运行和有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公平正义是让全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确保并不断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底线,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使发展成为全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和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新形势新时代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表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动社会繁荣发展的稳定器。
社会保障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在劳动力再生产遇到困难和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以基本生活、生命的必要保障,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转。社会保障同时也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进每个人的劳动力再生产、再提升。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人事人才扶贫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当前,中国已经构建起了一套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经济萧条时,用于社会保障的货币积累相应减少,同时用于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也相应增加,使社会保障的同期支出大于收入,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和社会总需求。经济繁荣时,作用恰恰相反。
《论语季氏》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再次证明,执政党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拥有牢固的执政基础。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必将实现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的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为全民撑起“安全网”,让全体民众生活更美好,让社会主义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中。(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滨街道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 郭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