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提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应掌握“三子”工作法,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挑起担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到生命财产安全,小到交通饮水顺畅,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无不给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及抗压水平带来挑战。在艰难险阻面前,基层干部没有退路,只有挑起担子,负重前行,主动将各级各部门的决策部署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才能在工作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才能推动本部门工作高质量发展超越,才能铸强基层人民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沉下性子。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在农村地区,随着道路交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众多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大山在城镇务工安家,家中多为留守老人、儿童,这就容易出现各项政策在农村实施时遭群众误解。因此,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基层干部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学会沉下性子,进村入户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向群众解读好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记不可将政策文件原文照读,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蛮横执行,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样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
扑下身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街道、乡镇、社区和农村工作者是基层干部的主要群体,要增强基层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基层干部要学会扑下身子,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强化责任担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不仅要说给群众听,更要做给群众看,弘扬苦干实干精神,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基层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扮演好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挑起担子、沉下性子、扑下身子,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龙岩市武平县桃溪镇党委 廖元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