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不仅阐释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宽度,而且成为了领导干部们自悟自省的一把标尺。
攻坚克难,宁死不屈,著竖肩负使命、英勇无畏的丰碑。《解放军报》于2021年2月19日首次披露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有四名解放军在中印边境中牺牲,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中央军委授予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营长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三战士追记一等功。虽赤手空拳,仍用血肉之躯御敌守土护疆;虽风华正茂,仍以生命之力诠释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战士陈祥榕在一次战斗记录中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万里故土享安宁?只因英雄无畏,洒血护国。“宁将鲜血流尽,不失一寸国土”是边疆战士永恒的誓言。
千难万险,扶智扶志,勾勒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盛景。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发的关键之年。县委书记黄诗燕临终一句“扶贫工作等不得”道出了多少扶贫干部“时不待我”的辛酸和势必完成使命的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为民盖新房,再难也得为村点亮灯。县委书记黄诗燕倾尽心血、废寝忘食,九年走遍炎陵县,一笔一划,勾出遍野桃林,划出平阔马路,拉出幢幢新宅棵棵桂花树。“一句承诺,白首不移;一份信仰,坚守到底”,扶贫路上乘风破浪,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
跋山涉水,播种育苗,书写桃林芬芳、教育普惠的序章。退伍大校谢彬蓉不忘从教初心,远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瓦古乡扎甘洛村播种文明“种子”。曾经的浙江小伙杨明舍弃月入过万的工作远赴贵州支教、放弃成功升研的机会,支教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数十年;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与高高颧骨、发白头发,都是多年支教留下的印记。
72岁浙江宁波的退休教师周秀芳,筹建学校、募集款物,以绵薄之力为山区孩子架起希望之桥。质朴纯真、勤勤恳恳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他们呕心沥血的时代意义。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业,不平凡的选择。他们不忘入党的誓言、坚守选择的初心,以泰山之志行守土、致富、支教之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动力。日升月落守初心,春去秋来肩使命,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时代精神的践行者。(陈弘悦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