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中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积极融入农村工作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也在为建设新农村出策出力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在基层工作,党员干部就必须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见真章。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指导员”。2018年7月31日上午,2018届基层党群工作者开启了基层工作的职业生涯。当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念出党群分配方案时,我心里抽了一下,作为本地人,我了解分配的是全县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人口多、村情复杂,带着一丝忐忑不安,我就这样上岗了。入职不到两个月,恰逢四经普工作全面开展,我临时抽调镇经普办担任镇级指导员,从未接触过经普的我心中免不了紧张,不知所措。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我就多向经验丰富的干部学,加班加点到普查区域操练,并及时向上反馈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在熟悉之后,将问题、解决办法整理归纳成电子文档的形式,分享给村级普查员,不厌其烦指导解答。通过连续240日的奋战,在镇经普办齐心协力之下,成为全县第一个高质量完成四经普工作。初入职的那段时间,萦绕在我心头的那些不安和迷惘,在取得工作成果面前一扫而空,这种感觉令我难忘。
立足主责主业,做好“服务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我常常跟随支部书记到党员家中走访,与党员交心交友。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缺失,参加“三会一课”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先后随着村党支部书记入户十余次对他们进行思想“净化”,但都没达到效果。于是,我积极创建党建公众号,时常为党员们推送一些浅显易懂的理论文章,组织引导年轻党员为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服务等活动,逐步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党员凝聚力得以提升。去年百年一遇洪灾来袭,我不顾双脚受伤始终奋战在抗洪一线的表现,党员们对我的态度从“陌生人、贴心人、暖心人”逐渐转变。不知何时起,我虽是外村人,村里人每逢提起我,都说“是啊,就是我们村那个小子”。这微妙的转变,让我在基层干得更起劲、更有力了。无论是人居环境整治,还是公路单改双土地无偿征地上,党员都能够主动亮身份,率先带头,无私奉献,踊跃投身于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党员领着上、群众齐心干的浓厚氛围,牢牢夯实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
勇于担当责任,做好“战斗员”。一是冲锋在前战“洪魔”。2019年7月6日,洪水肆虐桂溪,道路多处塌方,桥梁坍塌,骑车无法前行。于是,我弃车徒步6公里赶到村后,立即投入救灾工作,与支部书记走访了150余户群众,做好灾民的安置和情绪安抚工作。在脚已经严重溃烂发炎情况下,我忍着疼痛,与支部书记一起转移自然村近百名的村民。由于道路损毁严重,各类救灾物资无法送到灾民手中,我就用双手提、用肩膀挑,就这样一包又一包的方便面、一瓶又一瓶的矿泉水送达一个个灾民手中,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二是不畏“疫”险战疫情。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作为全县面积最大的行政村,防控是否到位关系到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成败”。一开始,在村民对接触湖北返乡人员还存有顾虑时,我主动请缨,带头深入居家观察人员家中,落实“四个一”防控措施。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外地返乡人员信息,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团聚,加班加点做好湖北、温州返乡人员的信息摸排工作。为管控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我与村干部化身临时“代购员”,为村民送去了生活用品,也耐心抚慰群众焦躁的心情。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年轻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作为一名基层年轻干部,就要深入实际,在实践和困难中磨砺自己,攻坚克难,为基层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郭齐燊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人民政府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