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1-02-02 08:38:26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刻阐述和论证了当前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和应对举措,其中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振聋发聩,发人深思。社会治理是从整个社会大层面来讲的,而基层又是构成整个社会肌体的一个个“细胞”,因此,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对于创建平安中国,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显得的尤为重要。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让“专精特新”体现在平安建设中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群众的需要不再仅仅停留在温饱等物质需求,而是更大程度转向追求精神文化上的满足。那么随之而变的也是群众意愿诉求、矛盾激发点的改变,例如当前基层群众更多的是在专利产权、产业致富、文化体验等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而基本不会再因为“池塘少了一条鱼、圈里少了一只鸡”等鸡毛蒜皮小事情而产生矛盾,继而演变成打砸抢等刑事案件。由此,群众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管理的方式也要应时而变,需要培育出专业的队伍,治理模式精细化,研判时间特点,采取新潮化解方式,如此才是“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畅通群众意愿的反映渠道,精准划转办事部门,消除矛盾激化的风险。以前,群众诉求反映的渠道面较窄,渠道沟通不顺畅,导致很多群众不理解政府的作为,从而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导致一些工作难以推动。而今,政府全面做好政务公开,打造12345、e三明等网络诉求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诉求,确实方便快捷了许多。但是,我们依旧发现,部分诉求件的流转、办理、结案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等,能解决问题的要害部门却将诉求件批转给基层,基层无权解决又不方便上报,事情兜兜转转悬而未决,一个“官方”回应搞得诉求方一脸懵”的尴尬现象。对此归根结底是“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清晰,基层缺失有效执法队伍,有的地方和部门搞层层加码的懒政行为”等原因导致的,因此除了广开言路,还必须打通划清职责、优化效能、杜绝形式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呼声有回音。

发挥公众媒体引导和警示作用,扩大正面效应宣传的同时,也要敢于曝光传递“负能量”。据有效数字统计,我国网民数量已超9亿,网络媒体在传递信息、构建正确价值体系方面的作用已无可取代。我们能看到时代楷模精神、社会治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某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取得了哪些实效等等正面宣传铺天盖地、源源不断,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社会治理效能正在不断提升,社会日渐和谐稳定。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社会不可能是完全和平和谐的,当公众潜意识里对环境安全过于自信的时候,警惕性就会降低,惰性将会产生,由此引发的电信诈骗、新型制毒等时代新型犯罪的危害将会无限放大,因为公众的辨别力不足,应对突发危害事件的解决能力不足。因此,媒体在大力宣传正能量的时候,一些典型负面案例也要敢于、善于挖掘和曝光,加强群众安全意识,提高公众警觉性和防护能力,让“负能量”警示转化为平安创建的“正效应”。(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政府 揭建南)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