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支撑,着力提高组织工作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而村级组织作为我国政权建设的基础,是一个集党群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为一体的综合组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为此,无论是从着眼于当前“三农”工作,还是展望未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管理,都需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尤其是如何做好2021年是新一届村干部队伍班子的选拔至关重要,与中央“十四五”规划是否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应通过“选、育、引”这三举措来抓实村级班子换届工作,按照意向人选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的原则,着力优化新一代班子结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多渠道选拔。按照村“两委”班子职数比例,将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村医村教等作为重点进行全覆盖摸排,对有意愿参与农村工作的优秀人才,纳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台账管理,通过培养考核合格后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拔出一批学历高、能力强、年轻化的优秀群体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继续培养。
针对性培育。坚持提前谋划,注重对年轻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政府购岗的模式,将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足、文化水平较高的在村年轻人选拔为村干助理,并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他们参与到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处理等村级中心工作中,用“顶岗锻炼”的方式培育后备干部,为村“两委”换届储备优秀的年轻人才。
高质量引进。注重从返乡创业人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中引进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有志于为农村建设建功立业的优秀青年充实到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中来,同时强化激励措施,提升经济待遇,可按程序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力量等相关人员进行奖励,也可以从政治待遇方面进一步激励,例如对获得市、省级以上表彰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期内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切实提高现任村干部的职业荣誉感,进一步他们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王华东 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