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古以来,先辈就希望人们要树立勤俭的美德和养成俭朴的品行。
近来,公共场所的电子屏,社区、乡村的宣传海报上随处可见“节约”“文明”“光盘”等字样,点菜“n-1”、“光盘”有小礼品等鼓励节约新型餐饮模式在多地绽放。央视对餐饮浪费行为曝光以来,全社会积极响应,把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到行动上。
促勤俭节约蔚然成风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大力破除奢靡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新时代社会氛围。如今,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下,“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有禁止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妇孺皆知。因此,我们的立法机关、政府更要发挥垂范作用,加强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的高镜悬挂在人们心中,时时警醒。
促勤俭节约蔚然成风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不可否认,现今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人为结婚、升学大摆宴席,有人觉得打包剩菜剩饭丢人,还有人浪费资源,不知柴米油盐的艰辛......究其根源还是现今社会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好面子,喜攀比,没有意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既要靠法律制度“硬约束”,又要靠宣传教育“软默化”,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成为普遍价值认同。
促勤俭节约蔚然成风需要节俭形式创新。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经营理念是“永远比对手节约成本”,即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为更多的人服务。“节俭”与“创新”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离得很远,但实际上,创新的目的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与产品质量,其本质就是节约。当前我国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力争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人们在各种创新中力求节俭。离开了节俭,谈不上真正的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应用,加大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水平,研发勤俭节约创新体系,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让其在社会上发挥真正的作用,为构建生态文明奉献力量。
习书记曾说:“不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不能丢”。让勤俭节约蔚成风尚,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需要坚持德法共治,引导群众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勤俭节约新形式,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崇俭抑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追求。(李达伟 海南省东方市新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