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挥好美丽乡村“三板斧”

2021-01-25 16:04:49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滥办酒席、盲目攀比、赌博成风等污染了美丽乡村的社会土壤,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阻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应挥好美丽乡村“三板斧”,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而实现更好质量的乡村振兴。

加强组织建设,巩固乡村振兴“基本盘”。“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底色和乡村振兴的成色。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空壳化”严重,“两委”班子互相扯皮,内耗严重,这些倾向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直接损害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固好乡村振兴的根。

加快产业融合,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第一、二、三产业间缺乏有效联系,只是机械化式简单叠加,产业融合停留于表面,未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因此,促进产业融合,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找准、凸显各地特色,同时加速“互联网+”与农村产业链结合,打造现在版的田园综合体,为日益凋敝的乡村注入一池春水。

引导村民自治,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政府大包大揽,过于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动基层治理,严重阻碍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要创新社会管理制度,通过网格化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尤春兰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