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多部门多渠道投入,在乡镇兴建了一批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包括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群众活动场所等。资金投进去了,项目做起来了,然而,由于疏于投入精力去组织活动和负责日常维护。有些图书蒙满了灰尘,有的农家书屋常年上锁,有的文化设备从未启封,有的活动室只用于召开会议……致使乡村文化资产闲置,精神世界空空荡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乡风文明,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下,怎样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我认为,必须要用好用活脱贫攻坚后的形成村级文化资产,推动闲置的资源用起来、沉睡的资源醒过来。一是想方设法活跃农民积极性,以乡土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县镇村三级要努力搭建农民大舞台之类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鼓励民间艺术团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是必须明确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具体任务,让文化活动室真正成为村民想去和乐意去的活动场所。比如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开展读书借阅服务,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等。三是通过不断补充新鲜书籍、改进农家书屋服务时间和内容等努力发挥农家书屋的惠农启智作用,破除村级文化发展瓶颈。(贵州省镇远县㵲阳镇人民政府 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