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想要持续发展一个大国的经济水平就十分考验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所幸,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编制实行了13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今年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为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新形势要有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使世界经济低迷,过去包容开放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国内,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思想上,我们要有认识到,国内国外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思想、价值观、技术跟新迭代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个进入到新发展阶段并且还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一定要有新思维武装头脑,沉着应变、科学应变,努力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面对新形势要有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次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无论是经济、工业、文化、科学等行业实力又了很大提升,使全国人民都从中受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大力度更广范围的改革开放就是我们解开新发展难题的钥匙。对金融业,不断完善行业注册和退出机制,不断加大对内幕交易,违规交易等破坏市场机制的处罚力度;对工业,围绕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既优化了产业结构又保护了环境;对科技界,这几年逐渐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大了对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投入研究,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通从研究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新形势要有新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多年来,我国凭借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大量的技术工人支撑着出口产业的高速增长,出口也一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有力引擎。而近年来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让全世界注意到了我国内需的强大潜力。国家不断出台相应政策,围绕供给侧改革,集中力量对薄弱产业进行突破,依托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加速相关产业的成长,而近年来国货的不断“出圈”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我国经济以双循环为双引擎的新发展结构以初具雏形,源源不断为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涂江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虬江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