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

2021-01-22 13:29:46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是中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元年”,“三农”工作也要开启新篇章。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相比于城镇化、工业化,中国的农业农村一直“拖后腿”,在新时期,必须加快补齐“三农”短板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

一、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目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还是紧平衡,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产需总量都会增加,结构性矛盾还会凸显。“十四五”时期粮食产量要实现稳中有增,确保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要全力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基础,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同时,构建好“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推动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落实保面积、保产量的责任。

二、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有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重点是要守住一条底线、健全一套政策。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地区、脱贫群众长期发展基础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脱贫只是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绝对贫困的基本问题。要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脱贫群众就业和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选择西部一部分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

三、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一是要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努力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前提下,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加快推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福建省沙县高桥人民政府 魏文)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