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街道干部不配合防疫登记还打电话找卢书记协调”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防疫面前没有特权,规矩之下没有例外,打电话“找领导”开“特权门”,最终涉事人员均受到处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领导无理请托,无数个“卢书记”式的党员干部陷入困惑,“卢书记难”问题引发社会热议。
“卢书记难”的后面折射出社会上“打招呼”耍官风、比豪横的思想根深蒂固,“讲关系”的歪风邪气有滋生蔓延的空间。要知道规章制度不只是给普通百姓制定的,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严格准守,做好表率。为破解“卢书记难”的问题,现给无数个“卢书记”式的党员干部开出下面“三剂”良方,让“耍官威”的人无处撒野,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卢书记”,要敢于亮出态度,强化政治忠诚。《左传》讲:“临患不忘国”,忠也。政治忠诚是一名干部立身立党的“心之所归”。在党内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得罪一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确实我们党员干部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要讲规矩、守纪律,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在“卢书记”事件中,“卢书记”面对“打招呼”问题没有雷厉风行的处理,亮出鲜明态度,害怕得罪人。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少,比如一些党员干部“怕被穿小鞋”“怕被说不会做人”等顾虑,久而久之,让“差不多得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潜滋暗长。要知道不得罪歪风邪气,就必定得罪公道正气。所以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使自己成为得罪组织、得罪人民的罪人。
作为“卢书记”,要勇于划出底线,强化政治责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部分干部还拿特权办事,这样的干部要不得。“卢书记”事件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在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帮人“找关系”“搞特权”,必将造成防疫纪律散漫、病毒趁虚而入的恶果。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个人形象,更是代表着整个共产党员队伍的形象。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原则不能模糊、底线不容失守,在作风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面对上级领导不合理的要求、请托时,要坚守政治底线,时刻怀揣政治自觉,保持政治清醒,不要碍于面子、碍于人情给一些上级领导、亲朋好友“开后门”,破坏工作原则,损害工作规矩,无底线地违反党纪党规,最终将受到相应的政治处分。
作为“卢书记”,要严于率先垂范,强化政治担当。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敢于担当,就是在面对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勇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勇于坚决斗争。所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强化政治担当。在“卢书记”事件中,志愿者能坚持原则,坚守担当,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我们党员干部要有对“打招呼”问题上勇于说“不”的底气,不能有“明知不对,又怕吃亏”的盲从心理。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晰权力边界、严防权为己用、利为己所谋,坚决清除“灰色地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经常开展政治体检,坚决防止各种形式的“喊口号”“当两面人”的情况出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刹住“打招呼”歪风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党员干部要“严”字当头,“实”字打底。带头坚守底线,坚持原则,敢于对”潜规则”、“关系学”坚定地说”不”,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社学关系。以“卢书记”为镜,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正“耍官威”之风,让“打招呼无用、找关系不行”的思想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工作委员会 周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