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说:“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新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提出殷切期盼:“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我们要在疫情防控中继续奋斗,万众一心战胜疫情;我们要为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奋斗,引领海南自贸港走向辉煌;我们要在乡村振兴中艰苦付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此时此刻,我们奔跑在路上披荆斩棘,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为抗击疫情继续奋斗,创举国同心之辉煌。抗击疫情,中国人民举国同心,全社会同舟共济。疫情隔离住病毒,却隔不住人们的心。在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中,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各部门密切配合,快速反应并及时化解问题,“疫情就是动员令”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建立起一道道“疫情防御工事”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普通群众自发组成防疫宣传小分队带着小喇叭和宣传折页一家一户的宣传防疫知识;学生们利用假期带着“健康码”注册指南挨家挨户帮助居民注册健康码;更多的中华儿女在新春佳节期间放弃走亲访友、外出游玩的机会进行居家隔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报名到村庄道路卡点和小区门口值班始终冲在抗疫一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从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逆行而上,纷纷在请战书上签名,火速支援疫情危重地区,使一个个危重患者转危为安。人民军队快速集结投入地方参加疫情防控,科研人员之争朝夕加强技术攻关研制疫苗,到党员、广大人民群众,默默付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
为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奋斗,创海南自贸港之辉煌。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在奋斗。营商环境囊括企业注册、行政许可、电力电信服务、信贷融资、海关税务、知识产权等等各个领域,需要有一个“超级大脑”坐镇指挥负责沟通协调,如果各部门各自发力,很容易出现项目推动迟缓的问题,导致部分业务单位出现“懒政”现象。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有宽广的格局,每一位党政负责人,每一个业务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是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的发动者、掌舵人。优化营商环境一线公职人员在奋斗。营商环境的好与坏,落地企业最有发言权。有的地方政府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没有贯穿于企业从设立到运营等过程的始终,单纯只是为了把企业引进来来完成工作任务。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得不到根本解决造成企业的获得感不强。一线公职人员是企业的服务者,在帮助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时一线工作人员始终思考着减少办事流程、免去不必要的手续、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一线工作人员始终站在企业的立场之上,立足岗位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来海南自贸港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一线工作者用通俗易通的话语对各项惠企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并通过点对点的为投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解答服务,使政策转化成福利,让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惠。一线公职人员秉持着在着重执行、快落实的工作态度,将业务审批流程提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一次办”和“零跑动”目标。优化营商环境,社会公众在奋斗。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社会公众人人都要树立诚信意识。社会公众通过强化自身诚信教育,向身边人普及信用文化,带动身边人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升家人、朋友讲诚信的道德素养。一些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在社会上进行积极倡导和宣传,使人人都能成为诚信的实践者和守护者。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每个人都能够自觉,人人参与才能建设一个信用度极佳的社会。社会公众通过用“随手拍”的方式在政府官方渠道上上传所拍的失信行为,使失信者个人的失信行为得到曝光,使失信者,事事受限并受到舆论谴责;社会公众通过努力营造真诚、可信赖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优化自贸港营商环境提供道德保障。
为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奋斗,创实现共同富裕的辉煌。振兴乡村产业,为实现村民增收继续奋斗。采取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以行政村为单位创办合作社生产经营本村特色农副产品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一村一业”成熟的产业发展体系。完善村集体土地承包制度,邀请第三方公司收集全体村民个人相关信息开展股权登记。村民变成股东,村集体土地就是股本、承包者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由村委会以分红的方式将承包款发放给村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扩大村集体产业规模,支持和鼓励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使农民不断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长。建设美丽乡村,为实现美好家园继续奋斗。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村内道路同步建设排水系统,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对村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提供建房设计图纸,引导农村建筑风貌提升。将无害化卫生厕所配套建设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完善“户分类、村收集”的垃圾处理模式,合理规划布局村庄垃圾分类站,提升村庄卫生环境。使农村形成院内有花园,出门有大路;村中有规划的“三有”居住环境。弘扬乡土文化,为实现文化振兴继续奋斗。重点挖掘、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渔家文化、红色文化等。采取一些科技手段,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使乡村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能记起一些有温度的情感记忆,将一些世代相传的人文活动去粗取精,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素养,推进农家书屋、田间课堂、远程教育等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将农村建设成为充满文化气息的人文家园。(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人民政府 陈伟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