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务农之本,国之大纲,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我们更应该用“三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强信心——科技投入助力农业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科技在农业中的投入不断加大,物质装备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农业AI识别分拣机、智能温室大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等“黑科技”都忙碌在农田里头,真正的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杂交水稻、沙漠水稻、海水水稻等种植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还提高了粮食的质量,推动农业产能的稳步提升。现如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源源不断地为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坚强科技信心,才能确保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坚定决心——乡村改建助力农村美。
“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记得住乡愁”,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与乡土味道。我们不仅要做到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绿化村庄的“整洁美”,还要迈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美;不仅要做到“生态治理示范村”“全国特色村”的“重点美”,还要以此推动全面提升农村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建设的“全局美”;不仅要做到让绿水青山真正留在农村的“风景美”,还要实现移风易俗,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风尚美”。坚定治理决心,才能构建如油画般的美丽农村。
坚守初心——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富。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关键”。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农村反贫困,就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结合“互联网+”等电商平台,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坚守使命初心,才能做到为人民谋幸福,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三农”工作,使命艰巨但任务光荣,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说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做出优异的成绩来谱写“十四五”规划良好开篇。(林夕雅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