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共中央追授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的先进事迹,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一部名为《迟来的告白》的扶贫主题电影,电影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为了实现已故妻子的遗愿,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来到边远贫困的邓氏村开展扶贫工作,并从开始村民的误解、家人朋友的不解到排除万难,最后带领整村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顺利实现脱贫的故事。当影片中镜头拉远,聚焦于男主人公坐在妻子墓前深情告白的刹那,时间瞬间定格,然后永恒镌刻,这种定格也由于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成大我的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承而在扶贫之路上得以美丽绽放。
歌颂征途,更赞扬奉献。34岁,本应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但扶贫干部张小娟却在一场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中发生了意外的交通事故而长眠于脱贫攻坚的这一熟悉的征途上。她将其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减贫事业。在脱贫攻坚中没有华美的辞藻,也不为鲜花与掌声,更多的是对党的事业,对贫困地区老百姓顺利脱贫,共同奔赴小康的无私奉献,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为民情怀,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张小娟用行动忠诚的诠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深刻含义。
歌颂苦难,更赞扬伟大。战胜苦难催生了繁华,并于艰苦中孕育着伟大。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指引着每一个共产党员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新时代唤起新精神,新精神树起新标杆,新标杆引领新方向,张小娟献身扶贫事业,于平凡中彰显伟大,于黑夜中闪耀光芒。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甘于奉献,甘于负重前行的共产党员的前赴后继的辛勤付出,才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夯实了基础,开辟了坦途。
歌颂青春,更赞扬韶华。让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路上,让易逝的韶华绽放在偏远的贫困之乡。脱贫攻坚是一项惠民工程,一项利民工程,一项益民工程,所有的扶贫干部就像是这一伟大工程的实施者,贯穿了整个节点,优秀的共产党员张小娟更是扶贫的模范,在她身上展现出的勇于担当、埋头苦干、不畏危险、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全国脱贫攻坚线战上扶贫干部的缩影,她代表了众多将青春付于脱贫攻坚战场,把韶华奉献伟大事业的共产党员,纵使逝者如斯,其精神仍将永存。
见贤思齐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广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榜样、是标杆、是楷模,更应是我们学习的目标、追随的力量和不懈奋斗的方向。(海南省屯昌县新兴镇人民政府 童笔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