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故事里,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风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的确,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绿色产业已然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必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出谋划策,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游”美丽幸福村添砖加瓦。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走出致富之路。围绕乡村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树立科技兴农的理念信念。因地制宜引导广大农户,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发展高品质、高质量的农产品,多元化发展农村绿色产品。引进新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扩大农业开放合作,加快实现由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转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宜居之地。建立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自治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协商格局。开展扫黑除恶,移风易俗工作,组建义务宣讲队,宣传扫黑除恶,文明殡葬等相关政策。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有效实施。打造成为安居乐业之地。
健全生态保护制度,成为宜游之地。通过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带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全面落实好天然林保护制度,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农村、均等分享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支持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农村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加更多农村乡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发挥合作社,农场的作用,实现“多方”共赢。打造成为宜游之地。
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安居乐业的道路还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我们基层党群工作者同镇村干部,齐协心,同用力,共同谱写小城镇发展的新篇章,更好的让绿色产业带动美好生活。(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甫下村党群工作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