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全区文物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更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广大党员干部要于内心树立起文化引领的“风向标”、在行动上耕耘好文化使命的“责任田”,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兴趣、增强社会主体的文化需求,让文化内涵真正迸发出精神光芒,成为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重要力量源泉。
展现“历史文明”魅力,涵养文化底蕴“生命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城市的历史文明和文化古迹,是城市跳动的脉搏和奔涌的力量,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培铸精神的肥沃土壤。广大党员干部要勤去历史遗迹处听,在心与心的交汇中感悟精神的力量,要常去红色基地里学,在情与情的共鸣中锤炼担当的臂膀,要主动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去,做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成为弘扬历史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和保护文物古迹的忠实“守护者”。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充分展现“历史文明”的魅力,让文化底蕴的蓬勃“生命力”影响人、感召人、成长人。
绘浓“城市名片”底色,彰显文化自信“精气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是城市和国家流动的风景,更是点亮社会文明悦动的音符,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导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凝聚磅礴中国力量,让优秀文化沁润民心、让文化自信振奋民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自觉,甘为文化宣传的“孺子牛”、争当文化自信的“示范者”、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用心加强文化知识水平,用力汲取理论思想精华,用情释放文化自信能量,通过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去凝聚群众、感染群众和引领群众,不断绘浓“城市名片”的文化底色,彰显社会“精气神”。
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奏响文化引领“主旋律”。“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是新兴的朝阳行业,更是撬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文化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紧扣文化引领这个战略基点,培育出新型的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增强社会主体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下期盼”。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认真梳理文化脉络、细致摸清传统家底、全力助推文化发展,让“破土而出”的文化品牌成为地区的亮丽名片,让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助力地区发展的强劲“引擎”。(黄龙 四川省江油市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