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在榕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3900多万福建民众中的基层“小分子”,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巧破基层难题,为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贡献“基层力量”。
“加”精神之钙,勤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习向来是基层干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满足现状、固步自封、拒绝学习的人终将被基层淘汰,像“海绵”一样吸收理论和业务的“养分”,切实充盈自己的“知识库”,多添才气,增强底气,方能积累“履职资本”,摆脱“知识焦虑”和“技能恐慌”。基层干部要善于从“书本”“群众”“业务”“同事”四个法宝中学深悟透,拓展知识领域的“一亩三分田”,在新形势下,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努力把阅读成为“悦”读,让“精神之钙”不断指引破基层难题的前进方向。
“减”书生之气,勇于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年轻干部从校门到机关门,常常怀有豪情却空有理论,不接地气;年长干部在基层经年累月,满身绝技却缺乏“归零”心态,容易患得患失。在如此重要的历史交汇期,面对更加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要减去书生气、骄矜气、浮躁气、傲慢气,秉持闯劲、韧劲、干劲,做敢于在基层难关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斗争战士”,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王者”,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新状态、新面貌奋斗新征程,创造新辉煌。
“乘”为民之心,甘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成为基层的行家里手,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条路是通往群众心门的路。“天下之治,始里胥”,基层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殷切嘱托,摘掉“官帽子”,放下“官架子”,不惧“辛酸苦辣”、无愧干部身份,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迈开“脚板子”的真诚代替只会“敲键盘”的冷漠,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为民之心”在基层开出温暖之花。
“除”名利之欲,乐于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基层是个淬炼真金的大熔炉,不乏有人在纷繁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在进退留转中一蹶不振,在鲜花美酒中万劫不复。进入新征程,基层干部要经常“照镜”自省,以淡泊之心对待“名”,以平常之心对待“利”,以知足之心对待“位”,以敬畏之心对待“权”,警惕看似不足道哉的“小事”,增强自我“免疫力”,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推进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群众中升华“宠辱不惊、不喜不悲”的超然境界,做“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好干部。
“十四五”的蓝图已绘就,面对新任务和新要求,基层干部要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难事、破难题、攻难关,为全方位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谋好局、创新篇。(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宣成乡人民政府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