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然而现在我国农村仍面临发展短板,农业结构性矛盾还未破解,如:产业单一、现代化程度低、环境脏乱差、党建引领弱化……,阻碍了农业农村农民长远发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人才、组织三方面发力。
立足“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但是,当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生产效率低下、市场风险加大、技术优势不明显……因此,产业振兴应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注重产业融合,完善现代化农业设施,推进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同时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方支柱产业,以品牌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立足“人才振兴”,实现“生活富裕”。 历史证明,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入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然而当前,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空心化问题凸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应加快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带动乡村人口生产技能提升,为基层发展注入活力。
立足“组织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现组织振兴是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让党在农村发展上起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可以从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第一书记”,同时大力挖掘当地老党员、乡贤、技术能人等,充实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组织活力,切实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尤春兰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