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践行社会文明,提升文化素养

2020-12-24 10:32:14 | 来源: 中廉在线

社会文明是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支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们既是社会文明的享有者,也是社会文明的建设者。

一、抓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素养

当前正处于省级文明城区及文明乡镇创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贯穿、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等形式多样的精神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进单位,激励全镇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道德规范。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身边好人等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学习榜样,走进榜样。强化与学校联系,联合司法所、农村交警中队等不定期组织开展法制宣讲进校园活动,把文明知识灌输到每个学生心中,努力营造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抓志愿服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我们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建设,积极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推动青年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等志愿队伍建设,推动形成“1+4+N””志愿服务体系。同时努力发挥乡镇一级团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结合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共青团员参与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慰问困难儿童、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凝聚青年、展现风采。通过发挥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建设,推动文明行为在全镇蔚然成风。

三、抓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指导全镇19个行政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定工作章程,并结合各村实际,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对村民操办婚丧嫁娶事宜作出具体规定,大力倡导红白事新办、简办新风,引导村民改变观念,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要求镇村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婚丧习俗。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及公益广告的设置,加大文明就餐、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宣教力度,在全镇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高埠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吴志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