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十四五’福建要怎么干”这一命题的回答中也一再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厦门,作为一座具有极强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及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然是各种创新教育摸索实践的天然沃土。嘉庚精神作为厦门的“六大精神”之一,多年来一直鼓舞着厦门人民。诚信经营企业、倾资兴办教育和公益、支持祖国革命和民族独立自强…这是陈嘉庚先生一生坚持的事业。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厦门市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校园安定稳定,补齐教育民生短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普惠均衡优质、各学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立德树人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自然教育,正在厦门这片沃土上萌芽发展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它就在我们身边,却经常被我们忽略。它从不大声喧嚷,总是默默地,不厌其烦地指引着我们,告诉我们世界有哪些可能。自然教育立足于结合自然元素,带领孩子在包括观鸟、植物认知、夜观、赶海、博物等多种类型活动中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厦门的众多自然教育机构中,长颈鹿自然学校可以说是很好的典型。2016年10月,长颈鹿书房的第一个户外植物课,种下了长颈鹿自然学校的一颗梦想的种子。长颈鹿的从其原有的室内阅读空间出发,走向广阔的大自然,建立了高品质的原创户外课和室内课,也打造出一系列滋养身心、支持父母成长的家长课。四年来,长颈鹿共开设了植物课、博物课、观鸟课、山野营地课、昆虫课、诗意山行课、海洋课等7个系列课程,共近400节次,近5000人次参加;多主题的单次体验课,共70+节次,1200+人次参加;自然探索系列营会共60+个,800+人次参加。课程、活动深得家长孩子的赞许,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知识,塑造了修养和品格,家长也在其中慢慢体会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这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为了践行自然教育的理念,即便付出自己一生的时间我也愿意”,长颈鹿自然学校的观鸟导师风野如是说。风野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在厦大的绿野协会中开启了他的观鸟之路,后逐渐丰富为自然教育的事业。他是一个具有十年观鸟经验的“鸟痴”,把推广观鸟、做最好的自然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工作强度大,工资低,他的“事业”并不为大多数人看好。期间,不知有多少人劝他放弃,找份“正经”的工作,他硬是独自顶着多方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着这一条漫长的新型教育之路。
长颈鹿自然学校只是厦门市“自然教育”道路上的一个缩影。目前,牧野行歌、一半村等一大批自然教育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无疑是一条贴近教育初心的路,纵然坎坷,但值得探索和坚持。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先生及其夫人马霞共同创建的大学生绿色营每年都在为全国的自然教育输送新鲜的血液,孜孜不倦地传播着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自然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辅助力量,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成人,走向大自然,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阅读世界,看见未来。
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来都是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多年的投入、累积,以及一大批人坚持不懈的付出。基于自身良好的环境、区位及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相信厦门将在传统与自然的相融合的教育兴城之路上日积跬步而至千里,逐步建设起高质量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叶素芬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瑶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