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要加强培养他们,锻炼他们,强化村干的学习理论、工作能力,合理化村干的工资等。他们长期处于脱贫战的最前沿阵地,他们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是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战的质量。
针对“村干看、不肯干”的情况,要坚持选优配优壮大后备力量。一是可以采取基层党支部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党委考察的“三荐一考”方式,选拔出政治觉悟高、群众口碑好、热心村级事务的村干部;二是从本地中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专生、中专生中,把热爱农村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村优秀年轻党员、团员中选拔和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力量到后备军库中来;三是引进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种养殖大户或者新型企业,打造畜牧业、农业绿色发展的示范镇,推进实现乡村振兴。
针对“村干看、不肯干”的短板,要坚持培养村干锻炼工作能力。作为一名村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保持政治品格和从政本分,要提升工作执行力和自我素质涵养,拒绝“新型套路、酒桌诱惑”等违纪违法行为,接受人民群众的考验和监督。同时要培育优秀的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要着力培育年轻干部诚实可靠、严以律己的优良品质,要制定激励制度,并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
针对“村干看、不肯干”的现况,要坚持提升村干素养强化担当。现在,部分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建议相继出台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制定措施,让村干部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要坚持以担当为首要,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年轻干部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学习理论能力,强化担当作为,提升政治涵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确保村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干事。各地区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打卡考勤制度,对发展能力低、群众满意低的村干部,要及时提醒谈话责令其督促整改;对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起到带头作用。(吴英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