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基本遵循。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如同风向标一般,是指引党政领导干部奋发前进的方向指南。正是如此,把稳政绩考核“风向标”,引导党政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勇挑重担敢担当,对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讲政治,出实绩,搭好政绩考核“扰流板”。“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扰流板是风向标的关键部件,能抵挡外界因素干扰,保持内部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政治力源于内,更应行于外,讲政治就如同风向标的扰流板一般,能让政绩考核具备稳定运行条件。政绩考核的主要目的重在考核党政领导干部是否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搭好政绩考核“扰流板”,让党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脚下更有力量,以更高的思想站位助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重活、打硬仗,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
心爱民,事为民,立稳政绩考核“指向杆”。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竖向杆能使整体稳稳与基座相契合,保证风向标的主体不受风力而摇摆不定。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这样的“指向杆”,能指引干部立稳基础,扎实走好群众路线。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蒙面”干部,终将迷失自我,荒废仕途。诚然,立稳政绩考核“指向杆”,指引党政领导干部走好正道尤为重要,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重在民心,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其更注重考核党政领导干部是否把为民造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在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上,把改进作风、敢于担当的责任心融入到开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中。
看指标,定方式,扭好政绩考核“转动轴”。转动轴是风向标的重要部件,轮轴动则有力,有力才能促发展。扭好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转动轴”,能源与动力是关键。当以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为能源,结合运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考准考实领导干部为动力,一方面依据高质量发展年度综合绩效评价,结合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结果,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进行考评,确定出年度考核等次。另一方面,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地核查考评,依据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突出对任期内本人分工负责的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深入考核。
明奖惩,强效应,落好政绩考核“平衡锤”。正所谓“赏不足劝善,刑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平衡锤牢牢固定在竖向杆中央,方能保持风向标的整体平衡。推行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亦寻求平衡,讲究奖惩分明,激励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发挥出实质效应。如何落好政绩考核的“平衡锤”,重在综合考核效应与考核结果运用相融相促,以加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组织协调,把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推进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更好结合起来,切实减轻干部“迎考”负担;同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发展,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作为、有成绩、有贡献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荣誉、物质、晋升职级奖励。相反者,依据党规法纪进行惩罚处理。
“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政绩考核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把稳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风向标”,关键在于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人民政府 胡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