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常委会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对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会议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地履行纪检监察职能。”
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于提升纪检、监察、派驻和巡视“四位一体”的监督质量,以严实的覆盖面打造坚实的监督网。而要提高监督质量,重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监督执纪队伍,方能化制度优势为监督效能。如若监督执纪者定位不准,职责不清,责任不准、目的不明,就会造成执行力不足;或站位不准,以“老好人”“一团和气”等思想为初衷,监督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就会造成震慑力不够;或尺度不准、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就会造成公信力受损。
因此,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就要做到“内外兼修”,内铸政治信仰之魂,忠诚为民之魂,理想信念之魂;外塑能力素质之形,清正廉洁之形,担当作为之形,方能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质效。
内在“铸魂”就要牢牢守住政治信仰之魂,牢固树立政治围绕政治监督的核心,监督执纪问责过程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把准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政治大局,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还要牢牢守住忠诚为党为民之魂,一方面忠于党就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对党忠诚融入监督执纪者的血液当中,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忠于民就要坚守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以正风肃纪反腐实际成效及时回应群众期待。再则要牢牢守住理想信念之魂,紧紧围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监督执纪过程始终站在人民立场,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盼,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中纪委干部袁卫华,作为高考状元和北大高材生,多次在参与查办大案要案而立功受奖。却忘了初心使命,以工作秘密做交易为其父承揽工程,成了中纪委的内鬼,陨落在扭曲“仕途”“生活”规划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是思想的外在体现。监督执纪还要外在“塑形”,外塑能力素质之形,清正廉洁之形,担当作为之形。首先要塑能力素质之行。提高监督执纪人员履职的能力既要注重纸上得来,又要注重躬身落实。在实际履职中具备依据事实的判断力,具备运用法纪思维的辨别力,具备从大局上思考和谋划的开阔视野,具备精准有效把握程序细节的逻辑能力,方能在监督执纪中得心应手。其次要塑清正廉洁之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清正廉洁既是内在素养,又是外在表现,名利面前不伸手,欲望面前不动心,人情面前守原则。只有当好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模范,监督执纪才有底气,令人信服。再则要塑担当作为之行,“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腐败敢于亮剑;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到底。以强有力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能力担当,打赢这场正风反腐的攻坚战、持久战。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内铸魂与外塑形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魂正”让监督执纪明确为了什么,实现什么,从而从志向中找到方向,从理想中明确途径。“形端”让监督执纪问责有尺度、有高度、有温度,锤炼初担当尽责真本领,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沈添福 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