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7年后,“千万工程”不仅美化了浙江乡村面貌,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为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是抓手,人居环境整治是着力点。充分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践经验,以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危旧房屋拆除与裸房治理等为基本点,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家园,浙江“千万工程”打造的乡村之美可以燎原。
如厕,这是每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中国历史上不乏与如厕相关的名人事迹,重振晋国霸业的晋景公因如厕而落入粪坑中丧命,汉高祖刘邦可谓集中生智借助上厕所逃离鸿门宴,汉桓帝假借如厕之机与心腹宦官定计成功消灭权臣梁冀,等等。与厕所相关的典故亦或是低俗、恶搞的行为等,均可称之为厕所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高大上形象相反,厕所文化往往被贴着庸俗、难登大雅之堂的标签。然而,厕所无小事,厕所文化关乎社会文明水准。农村旱厕散发出的吲哚与粪臭素,起风时能够从村头飘至村尾,闻此味者无不一脸嫌弃。厕所革命推动乡村文明建设,革的是庸俗与落后的厕所文化,留下的是新时代新农村厕所文明。农村旱厕整治既包括拆除也含纳改建,拆除沿街、沿路、房前屋后的旧式茅厕,改建现代式带有冲水马桶的厕所,粪污集中处理。治旱厕还乡村空气清新,建设清新型美丽新农村。
垃圾,这是每人每天都会制造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倘若不进行人为干涉,河道小溪岸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乡间小道等无不是垃圾“最喜欢待的温床”。治理垃圾靠风刮、树上挂满塑料袋、溪流水面漂瓶罐、房前屋后臭垃圾,路上行人“欲断魂”,奈何垃圾遍地生。生活垃圾治理,治的是人心,理的是文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根据相关标准或规定,将垃圾分类存储、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将垃圾这种公众的私有品逐渐转变为公共资源,提高垃圾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到群众中去做思想工作,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甚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得通的垃圾收费制度,让村民意识到“自家垃圾”处理也是需要付出相应成本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提升了,垃圾分类处理才能得以永续,形成爱护环境的乡风文明,才能真正让生活垃圾回到它应该出现的地方。生活垃圾治理还乡村土地干净整洁,建设整洁型美丽新农村。
污水处理与治旱厕、垃圾处理是统一的,治旱厕就要治理粪污水,堆积的垃圾产生的污染物经雨水冲刷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治污水与治垃圾密不可分。农村旱厕改建与农村污水治理需要有效衔接,进行粪污水集中处理。建立农村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用尽用,污水能纳尽纳。河道溪流水质检测常态化,落实责任,谁负责谁担责。赶鸭子上岸、坚决打击生猪非法养殖,严厉惩处畜牧养殖偷排污水,形成高压态势。严格监督工厂企业污水处理再排放,关停严重污染水源的企业,责令整改至合格为止。从源头治污水、严把关,还乡村山青水绿,建设绿水青山型美丽新农村。
农村危旧且无人居住的民房祖屋、废弃的工厂、不再使用的猪圈、旱厕等都可归类为“空心房”,治理“空心房”需要充分发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支持,用法律法规作保障,村规民约来辅助。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实打实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宗族内部矛盾等。存在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危旧老房应拆尽拆,非法养殖生猪的猪圈统一整治,养殖户签订不再复养保证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暴力抗法。拆除过程做好现场安全警戒,确保工作人员、群众的生命安全。整个拆除过程拍照留底,应拍尽拍。科学治理裸房,整体规划,房屋外立面应治尽治。可尝试政府牵头与艺术院校合作设计带有人文、艺术气息的立面形式、图案等,这样既美观又整洁。“空心房”治理不能一刀切,具备条件的村落可以借鉴其它古村落建设经验,集中力量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古村落名片,既治理又保护,以此为当地创收。危房拆除改造、裸房治理还乡村安全与美观,建设安全型美丽新农村。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由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打造的乡村之美在这三年时间里不断被传承和创新,全国各地各村形成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新型农村之美,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农村、扎根于人心。清新、整洁、安全美丽乡村之美可以燎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美丽中国建设的“弄潮儿”,必定载入史书、彪炳史册。(福建省中国共产党漳平市和平镇委员会 郑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