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精锻创新齿轮,以强劲马力驱动产业提质增效

2020-11-18 15:44:50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0年10月26日-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十四五”即将拉开帷幕的关键节点,《建议》的通过彰显了党中央正朝着于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大跨步迈进的坚定决心。《建议》中提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如何取得技术突破、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这将对“十四五”发展成效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产生有深远影响。

要广泛树立“科技兴邦”的发展理念。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础战略,我国已行进在构建成熟行业创新理念的路上。然而,要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提升,无论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才、资深的专业科研人员,亦或是企业运营者、行业带头人乃至主管部门,首先必须在心中真正立住“科技为先”的理念。不仅需要摒弃传统产业中“只愿吃老本”“只用老办法”式的守旧思维模式,还要杜绝以敷衍和形式主义当头的“新瓶装旧酒”式“伪创新”,勿让“水氢汽车”之类的迷局横行当道。

要集中攻坚突破瓶颈、串联链条。华为最新一代手机使用的麒麟9000芯片,因受美国的制裁影响和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薄弱的现状而遭遇断供成为“绝唱”,并出售旗下荣耀品牌发起自救,这作为2020年轰动手机行业的热点话题,无疑为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警示。“创新”不能挂在在口头上,停在思绪里,止于图纸中,要贯穿于由科研到生产至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始终,不断疏通科研瓶颈,克服技术阻碍,才能让我们在产业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充分牢固好住每一颗齿轮、串联好每一根链条,取得主动权,不再为他人“卡住脖子”。

要逐步推动人才技能积累,厚积薄发。作为驱动“创新”的马达,专业人才与对应的行业技能的软件储备对我国在未来全球产业竞赛中能够争得高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0年两会期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便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化解人才供需矛盾,让专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学有所用”,充分融入行业转型提升的浪潮中,是需要严肃以待的课题。《建议》中对尊重知识人才、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人才培养使用提出了强调并作出指导性意见,无疑为这颗驱动“创新”的马达续上更为强劲的动力。

科技发展永无止境,行业转型提升的战略机遇期却转瞬即逝,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如何抓住时机,在产业发展中精锻与契合好每一颗齿轮,激活最大扭力,依旧需要我们驰而不息,锲而不舍地积极探索。(栗晨程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上洋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